-
-
大连理工大学S185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成功交付
2022年10月27日,北京安洲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赴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进行S185机载画幅式高光谱成像系统的交付培训,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具有先进、配套的实验室群和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承担众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攀登计划和省部级重点基金项目,成果丰硕。
넶80 2023-02-19 -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S185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成功交付
2022年11月05日,北京安洲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赴徐州市农业科学院进行S185机载画幅式高光谱成像系统的交付培训,徐州市农业科学院设有国家级甘薯科研以及区域性的小麦、水稻、棉花、油料、园艺、土壤肥料等12个研究专业;主要从事甘薯生物技术、品种资源、遗传育种、病虫害综合防治、栽培与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
넶75 2023-02-19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S185机载高光谱成像系统成功交付
2022年10月19日,北京安洲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功交付S185机载画幅式高光谱成像系统,并在该所顺利完成首飞,成功获取该地测试场地看的高光谱影像。
넶91 2023-02-19
-
-
-
借助多种手段研究大气颗粒物对气候的影响
在气候科学研究中科研人员目前知之甚少的领域之一就是大气颗粒物,即空气中由尘土、烟灰、盐分、水分以及其它化学悬浮物形成的微粒。薄雾天气就是主要由大气中颗粒物散射和吸收太阳光导致的。
넶8 2025-02-13 -
怎样评估建筑材料是否满足LEED和减少热岛效应的要求?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LEED 2009评分体系中,评分项SSc7.1和SSc7.2(等同于LEED v4中的SSc5)想要通过减少热岛效应使对小气候、人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最小化。为了满足减少热岛效应相关的评分项,一定百分比的硬质景观和屋顶必须具有一个高的太阳能反射率。
넶7 2025-02-13 -
NASA构建大气污染监测传感网络
“A序列”监测卫星每天下午经过DISCOVER-AQ区域,卫星搭载的大气质量监测仪器难以识别出高污染区域和地表人类活动区域的污染情况。DISCOVER-AQ将结合飞机和地面站,更好的实现对地表空气污染的监测,研究人员通过融合来自太空飞行器和大气飞行器的观测数据,补足现有大气污染监测网络的数据缺失。
넶8 2025-02-13 -
美国宇航局(NASA)2030年地球科学展望
先用一组国际地球观测系统进行地球系统的动态观测,然后用一组互动模式描述生物地球物理化学过程。这些模式包括地球所有主要系统组成:大气、海洋、 生物圈和固体地球方面的模式。观测完成后,地球信息系统将为系统相互作用进行定量预测,不断根据观测对系统相互作用做出评估。
넶8 2025-02-13
-
-
-
欧洲Sentinel-5P卫星聚焦空气污染问题
2017年10月13日发射的欧洲哨兵5P卫星(Sentinel-5P)已发布首批空气污染图像。虽然这颗卫星仍在为服役做准备工作,但是这些初步观测成果值得肯定,它展示了这颗最新哥白尼(Copernicus)卫星把空气质量监测工作任务带入一个新时代。
넶9 2025-02-13 -
激光在太空应用:地球任务测试新技术
GRACE-FO将按月测量轨道卫星下地球质量变化所产生的地心引力变化。卫星相继围绕地球运行时,这些移动中的质量改变它们下面的引力,细微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
넶14 2025-02-13 -
NASA火星登陆器将进行火星地震研究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继2012年火星任务后发射的第1个火星登陆探测器,这是一个名为“洞察(InSight)”号的无人航天器,它的目标是“倾听”地震,揭开类似地球的岩石行星的奥秘。
넶11 2025-02-13 -
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 可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
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发射升空。本次发射的碳卫星是我国首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学实验卫星
넶12 2025-02-13
-